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掌握意外伤害现场的自救互救技能,8月21日,我校邀请惠山区人民医院和洛社镇卫生院医生来校开展医学课程进校园之“CPR+AED”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第一阶段,洛社镇卫生院医生们在学校人文科技楼报告厅,对同学们进行了急救知识理论培训。在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同学们认识到紧急救护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简称 CPR )是为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的操作、仪器(除颤器、呼吸机等)的使用及药物应用等。医生讲解说,心肺复苏必须要抢在4-6分钟之内进行。抢救开始得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后遗症就越少。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10%。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即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被称为“急救神器”。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操作,使用安全,普通人稍加学习即能使用,是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急救设备。医生强调,除颤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抢救的成功率可达到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10%。由此可见,能及时完成除颤是救命的关键。
第二阶段是实操环节,在学校第一报告厅,同学们有序排队,在惠山区人民医院医生的指导下依次为人体模型做心肺复苏。面对险情时,一次又一次有节奏的按压,一轮又一轮有效的人工呼吸便意味着患者多了一丝又一丝复苏的希望。怀着这样的信念,大家全情投入,毫不怠慢,认真把每次动作做到位,配合AED及时评估患者的情况。
此次医学课程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惠山区人民医院和洛社镇卫生院的大力支持,理论与实操并举,医生们讲得细致、演示得逼真,同学们听得认真、演练得一丝不苟。同学们都很有收获,不仅提高了紧急救护能力,也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
近年来,我校积极加强与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络,越来越多的医生、高校学者、大学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社团活动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与校外专业机构合作力度,全力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和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刘洁琳)